編 號: M1004 書 名: 曲式與作品分析
A Guide to Musical Forms作 者: 吳祖強 編著 定 價: 380 元 出版日: 1994/10/10 EAN: 9789578996441 ISBN: 957-8996-44-6 CIP: 911 頁 數: 416 頁 印 刷: 單色 裝 訂: 平裝 開 本: 18開(約 17 x 23 cm) 作者吳祖強教授為著名作曲家、音樂理論家及教育家,曾任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院長。本書是他數十年經驗累積的精華,也是中國人研究西洋音樂曲式的一部重要鉅著。讀者可藉由此書掌握古典、浪漫派傳統曲式的基本要領。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
- 概述‧音樂作品的形式和音樂作品的曲式的不同涵義
- 內容和曲式的關係
- 音樂作品的內容的涵義
第二章 音樂的表現手段- 概述
- 音樂的基本表現手段
- 有關整體性的表現手段的幾個問題
第三章 一部曲式──樂段及其組成部份- 概述
- 動機、副動機和樂節的劃分
- 樂句的劃分‧樂段實例分析
- 有關樂句、樂段結構的基本問題‧樂段的分類及其特徵
第四章 單二部曲式- 概述
- 單二部曲式中的樂段特點‧單二部曲式實例分析
- 單二部曲式的分類和基本特徵
- 古二部曲式
第五章 單三部曲式- 概述
- 有再現的單三部曲式實例分析
- 有再現的單三部曲式的分類和基本特徵
- 沒有再現的單三部曲式
第六章 複三部曲式及複二部曲式- 概述
- 複三部曲式實例分析
- 複三部曲式的分類和基本特徵
- 複三部曲式的變形及介於單三部曲式與複三部曲式之間的中間型曲式
- 複二部曲式
第七章 迴旋曲式- 概述
- 迴旋曲式實例分析
- 迴旋曲式的分類和基本特徵
- 與迴旋曲式相類似的曲式
第八章 變奏曲式- 概述
- 變奏曲式實例分析
- 變奏曲式的分類和基本特徵
- 二重變奏曲式
第九章 奏鳴曲式- 概述
- 奏鳴曲式實例分析
- 奏鳴曲式的基本特徵及曲式各部份的結構
- 沒有發展部的奏鳴曲式
- 奏鳴曲式在協奏曲中的應用
第十章 迴旋奏鳴曲式- 概述
- 迴旋奏鳴曲式實例分析
- 迴旋奏鳴曲式的基本特徵
- 迴旋奏鳴曲式結構的特殊類型
第十一章 套曲曲式- 概述
- 組曲套曲(古組曲和新型組曲)
- 奏鳴、交響套曲
- 多樂章的大合唱(清唱劇)和神劇──大型的聲樂、器樂套曲
第十二章 單樂章的混合、自由曲式- 概述
- 單樂章的混合、自由曲式實例分析
- 有關單樂章的混合、自由曲式的幾點結論
作者■吳祖強
江蘇武進人,1927年出生於北京,中國著名作曲家、音樂理論家、教育家。
1952~58年分別畢業於中國中央音樂學院、蘇聯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歷任中央音樂學院講師、副教授、教授,1978年任副院長,1982年任院長(至1988年10月)。1985年當選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兼創作委員會主任。1988年當選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
創作歌曲、合唱、室內樂、管弦樂、協奏曲、舞劇、戲劇電影音樂等。1959年與杜鳴心合作舞劇《魚美人》。近些年嘗試中國民間音樂、民族樂器與歐洲管弦樂團相結合,改編和創作弦樂合奏《二泉映月》、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等,在國內外演奏,受到熱烈歡迎。編著音樂教科書《曲式與作品分析》,獲得1987年全國高等院校優秀教材獎。
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及美國世界傳記學會分別將其收入各類《世界名人錄》,在國際上享有聲譽。
新版前言
我很高興這本舊著能在台灣刊行繁體字新版。
也許有必要先介紹一下當年編著這本教學用書的緣起和簡單經過。
《曲式與作品分析》是北京中央音樂學院作曲技術理論主要課程之一。這門課在早年上海音專和後來重慶、南京的國立音樂院稱為《曲體》,但均未形成系統完整課程。五十年代蘇聯列寧格勒(現聖彼得堡)林姆斯基-高沙可夫音樂學院的作曲家鮑‧阿拉勃夫教授到中央音樂學院任教,所開設的同一課程稱為《音樂作品分析》,這是蘇聯音樂院校通用的稱謂。我於1958年從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畢業回國,返校第一年擔任的是作曲課教學工作。次年在結束了與杜鳴心合作的舞劇《魚美人》音樂後,學院要求我在教授作曲課之外,同時開設為作曲、音樂學和指揮三個系的《音樂作品分析》大課,主持分組輔導,並要求編寫教材,隨堂印發。使我意外的是,開課時竟發現三系必修這門課的本科生加上進修班、專修科學員和聞訊而來的校外旁聽者,人數幾達百人,把當時全校最大的「301」課室坐得滿滿的。課室沒有擴音設備,一次課兩小時下來,真是累極了,總算因有音樂穿插,稍可喘息。現在想想,那時雖然年輕,也直如「神靈附體」。難以設想的是,經過這真可說是「日夜奮戰」的兩年,在依然擔任八個主科學生作曲課同時,倒是不僅按計劃完成了一輪課務,並居然寫出了一本也算帶有某些新的個人設想的教材初稿,也即是目前這本書的油印本初稿。
對我來說,當時開設這門課程和編寫教材確實過於倉促,加之並非專攻作曲技術理論出身,真正是個大難題。我只能有極短暫的思考便需提出授課方案,記得要點有三,並大致獲得了認可。
首先,我將這門課定名為《曲式與作品分析》。意思是保證原作曲技術課的「分工」,既不改變作為「四大件」(和聲、複調、曲式、配器)之一的地位,又體現吸收新因素的「改革」精神。令我感到欣慰的是,這個名稱竟一直沿用至今,並也為各地音樂院校所採納。其次,按照教學計劃,我開設的這門課程內容中原本不包括中國民族音樂,這是另一門課的任務。但為聯繫實際和反映「西風東漸」以來我國近現代音樂創作的成果,我建議把可能的中國作品引入教材。第三,考慮到曲式構成實質上乃是創作的不斷總結,擬選擇較能闡明課題並顯示結構嬗變、發展進程的「典型」和「非典型」作品,在作出結論之前先行熟悉和加以初步分析,從感性導入理性,逐漸獲得規律概念,最後詳細講授要點。我稍後即發現,這樣的授課方式頗受學生們歡迎,也正體現了我希望表明的本課主旨:曲式的構成與創作密不可分及音樂創作的進展與曲式變化、更新的相互推動關係。其實這也就是我將這門課程命名為《曲式與作品分析》和本書題名的由來。
我不能不提到我在莫斯科音樂學院修習本課時,任課教師維‧巴勃洛夫斯基教授以及這門課教研室主任,蘇聯音樂界公認的「音樂作品分析」權威列‧瑪捷爾教授精彩的講課及輔導為我打下的基礎,這必然仍是我所開設的課程的重要依據。我應該強調的是,莫斯科音樂學院的教授們對於這門課程的長期辛勤耕耘和所顯示的音樂家、學者的智慧是非常值得尊敬的。
本書不包括歐洲「印象派」及其後的內容,這是由於當時客觀環境的限制,蘇聯作品屬於例外。不過,作為音樂院校作曲技術理論基礎課,內容以傳統的古典和浪漫派音樂的成就及其影響為主,也不失為一條可能的界限。在此界限內對音樂作品較易進行規律性的概括,學生能夠就此掌握傳統曲式基本要領。這本教材迄今多次重印,還能博得讀者和學子青睞,也許這較為「實用」也是原因之一吧!
由於世界文物出版社和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雙方的合作,促使這本書得以在台出版,應該說這是有助於海峽兩岸音樂界交流的好事情。1988年夏我曾率大陸十位作曲家與由許常惠教授率領的台灣十位作曲家經中美藝術交流中心周文中教授「搭橋」,在美國紐約進行了大家稱之為兩岸音樂界的「歷史性會晤」,成為相隔四十年的兩岸音樂界首次正式交往,我曾十分欣喜有幸為之貢獻棉薄。去年四月終於有機會訪問台北,結識更多音樂界及其他各界朋友,感觸尤深。今年又能有這本書在台問世,再次給我「以文會友」之榮。藉此時刻,謹向兩出版社為此付出辛勞的諸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謝,並向台灣音樂界同行及各界朋友致以親切問候。
吳祖強
1994年6月12日
於北京中央音樂學院
我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