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歷史學家、紐約時報的暢銷作家查莫斯基,以優雅而生動的筆調,細數鋼琴詩人的生命軌跡。
一八四九年十月三十日,巴黎馬德蓮教堂聚集了一大群人,數百輛馬車把周圍的街道擠得水洩不通,停滯不動的車龍一路壅塞到協和廣場。巍峨的教堂猶如神殿,立面上懸掛著幾塊黑絲絨,用銀線繡著F. C.的字樣。教堂是憑票入場,那些弄不到半張票的人,就擠在宏偉的階梯上。
「正午時分,死神陰森的僕役抬著這位偉大藝術家的棺木,現身在神殿入口。在此同時,蕭邦的仰慕者耳熟能詳的葬禮進行曲從詩歌席的壁龕轟然響起。與會者無不感到一陣死亡的顫慄,」法國詩人泰爾菲‧高蒂耶回憶。「至於我,我幻想自己能看到太陽變得蒼白,圓頂上的金箔染上一層邪惡的淺綠色調……」
他孤獨而憂鬱,在朋友與愛人的包圍照料下,仍舊情緒不穩,時而愉悅、時而惱怒;他才華洋溢,後世的我們太過熟悉於他作曲家的身份,但其實他更是一名偉大的鋼琴家,他的每一場演奏會,不論是貴族、知識份子、文藝人士、甚至平貧百姓皆趨之若鶩。他的演奏技巧華麗而細膩,連李斯特都嫉妒;他的作品流行全歐洲,只要有鋼琴的地方,就有他的樂譜;他是沙龍的寵兒、貴族的座上賓;他是鋼琴詩人,蕭邦。
蕭邦是十九世紀音樂界一顆耀眼的星星,他短暫的一生交織著藝術與愛。藝術,是他永恆追尋的真理,他不盲從流行,只堅持於自己所創造的音樂型式;而對祖國、對摯友們、對情人深切的愛,則是他澎湃情感的出口。他終其一生,為了藝術為了愛。
本書特色
歐洲著名歷史學家查莫斯基寫下蕭邦的感情世界、與創作樂曲的心路歷程,其中參考了蕭邦本人的日記、書信往來、與喬治.桑的日記,讓蕭邦的生活歷歷在目。而他所生活的十九世紀上半的巴黎,正是所謂的「美好年代」,歐洲的音樂家、藝術家、作家與贊助藝術的貴族們聚集於此地,蕭邦及喬治.桑與文藝界人士多有來往,這本傳記也紀錄了當時精緻美好的沙龍文化。
我的標籤